【精华】父亲节的日记7篇
很快一天又过去了,今天一定有不少的收获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日记了。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父亲节的日记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父亲节的日记 篇120xx关于感恩父亲节的日记一
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高山感恩大地,因为大地让它高耸;我感恩,很多很多的人……然而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要感恩我的爸爸。
那是今年的父亲节,爸爸在客厅里看着报纸,而我则在卧室里聚精会神地看着书。忽然,我突然想起,今天是父亲节!我想送给爸爸一个特别的节日礼物,作为父亲节的感恩。我冥思苦想:“到底送什么呢?对了!记得我看过一本书,书中说捶背可以刺激背部组织与穴位,再通过神经系统和经络传导,促进局部乃至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好,我就为爸爸捶捶背吧!”
于是,我放下手中的书,径直走向客厅。爸爸见我来到他身旁,便放下报纸,对我说:“女儿,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我搬来一张椅子,笑着对爸爸说:“爸爸,我来为您捶捶背吧!”爸爸在一刹那间的惊诧后,报之以一脸微笑……
我拉着爸爸在椅子上坐下后,用虚掌轻柔而有节奏地拍打着爸爸的脊椎两侧,心想:“爸爸还不知道,今天是父亲节吧!我先将这个秘密留在心里,让爸爸好好享受一次吧!”拍打了十多分钟后,我又攥紧拳头,轻轻地锤着爸爸的背部。我问爸爸:“爸爸,女儿手法怎么样?”爸爸闭着眼睛享受着,说:“真是太舒服了!”
然后我手握空心拳,以腕发力,刚柔快慢适中,自上而下至腰部,认认真真的敲打着,为爸爸缓解着工作中的劳累。看着爸爸夹杂着些白丝的头发,我从心里泛出一阵隐隐的痛,鼻子也禁不住发酸。是啊,爸爸照顾了我那么多年,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总是帮我解答;在失败后,他总是鼓励我:“今天的失败孕育着明天的成功!”;在我心情低落时,他总是把我拉到一旁,轻声安慰我……现在,爸爸为了家,连今天是父亲节都忘记了!真是“父爱如山,母爱似海”啊!
最后,我用小手用尽全身力气捏着爸爸的肩膀,随着爸爸的脸上笑容的展开,疲累也越来越少,我的心情也莫名其妙地清朗起来。我把手放在爸爸的肩上,四个手指放前,大拇指放后,一边推,一边揉,最后拍了拍爸爸的肩。
我对爸爸说:“爸爸,我捶完了,这下您不会这么疲劳了吧!”爸爸转过身来,伸手抚摸着我的头:“孩子,你长大了!”随后,我猛然发现,爸爸的眼圈红红的!哦,爸爸,男儿有泪不轻弹,我不过是做了一丁点儿我该做的事而已……
其实,父亲的爱,总是默默地传递给我们,虽然不像母爱那样明显,但是父爱也同样包含着深情。我想,这个父亲节,爸爸一定过得很开心吧!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这次父亲节的感恩,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愿天下每个孩子,都来做个感恩父母的好孩子吧!
20xx关于感恩父亲节的日记二
山,那样高大、稳重、深沉;而我,拥有一份属于我自己的父爱,如山一样的父爱。
对于爸爸,我很敬佩他,他虽然言语不多,却无时无刻不散发着一个成熟男人的味道,十五年来,从我记事的那天开始,与爸爸发生的一点一滴都深刻我心,从我第一次描写爸爸,写他的胖,写他的幽默,写他的严肃,写他的和蔼可亲,写他的智慧和聪明,写他与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种种趣事,这点点滴滴的幸福,早已刻骨铭心了!
我喜欢叫父亲为“爸爸”,因为我觉得“爸爸”更亲切些,我喜欢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的幸福日子,那种温馨的感觉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爸爸的肩膀是我避风的港湾,在那宽大的肩膀后面,必定是温暖的天地,小时候点亮网,爸爸总是牵着我的手,领我过马路,教我学走路,骑车子,和我一起逛超市,当然,还有妈妈的陪同。如果上帝让我拿所有的财富换走这些刻在我脑海里的记忆,我也绝不会答应!
对于我来说,爸爸对我的爱让我感动,爸爸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的动作无不透露出对我的爱,一个小小的眼神,一个小小的动作,爸爸对我的爱是深沉的,只属于我的,父爱。
去年冬天,我感冒了,低烧持续不退,有天下午烧到了38度五,爸爸刚下班回家,看到满脸通红迷迷糊糊的我,眼睛里闪过一丝急意,接着就带着我去了医院,当天下午六点多,我打了点滴,爸爸放心了不少,让妈妈先回家,他陪我,可妈妈怕爸爸会出现低血糖,就让他先会家,爸爸拗不过妈妈,只好回家,临走之前却带点笑意的说:“一个小时之后换班!”接着头也不回的走了。果然一个小时之后,爸爸回到医院,让我妈回去,医院里的房间好热,爸爸是怕热的啊!我不知道他是如何度过那漫长的一个小时的,而且让我最感动的是,当爸爸看到我舔嘴唇的时候,为我倒了一杯水,我永远忘不了爸爸喂我喝水时的那种眼神,充满着一种慈爱,一种怜惜。这不同于母爱的眼神,爸爸的眼神是复杂的,犹如大海一样,深邃的看不到底。他慢慢的弯下身子,将水杯轻轻的贴近我的嘴唇,缓缓的往我口里倒水,温热的液体流入我的喉咙,爸爸体的细腻让我为之一惊,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大大咧咧的男人也会有如此细腻的情感!回到家后,我出了一身汗,烧也退掉了不少,爸爸一会儿给我端水,一会儿给我拿橙子,一会儿给我削梨,妈妈也忙的不可开交。人一生,拥有了父爱,又拥有了母爱,还求什么呢?
今天的夜晚,月亮好明!爸爸此时正在临沂工作,和我欣赏同一轮明月!躺在柔软的席梦思床上,打开记忆的闸门,往日和爸爸发生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在冰天雪地里接送我的爸爸,在假日里陪我玩的爸爸,为我讲解数学题的爸爸,陪我买衣服的爸爸......我在爸爸的爱下快乐的成长,在爸爸的保护下安全的成长,不知不觉中,已过了15年。
那一年,是一个可怕的年份,爸爸体检的结果中白纸黑字的写着“三高”。我的眼睛有片刻金星出现,而我得知爸爸以后不能再抽烟喝酒了,我才意识到,现在是该是我保护爸爸的时候了,我开始帮助爸爸戒烟戒酒,鼓励他,帮助他,爸爸在我小时候常哄着我玩,现在,该是我用爸爸爱我的方式去爱他了,虽然十五年后的爸爸头上多了几多银发,但在我心中,我的爸爸依然是挺拔的,坚强的,魁梧的,不同的是,现在改成我去爱他了。 爸爸身上所散发出的那种成熟男人的味道依旧,沧海桑田。尘世间。也许一切都会改变,但是,我相信,爸爸对我的爱,我对爸爸的爱,与青山同在,与世长存。
爸爸的爱,如山!
父亲节的日记 篇2父亲节.想起了朱自清的回忆性散文《背影》,父子情深,点滴可见;网络上有很多网友朋友的背影朗诵.我最喜欢的还是孙道临的朗诵,并不是说孙是大家,而是他并不是在朗诵,是有些哽咽的声音在诉说--,“这时候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这时候,你听《背影》,是否也有落泪的感觉!
做了父亲的我,习惯把瘦肉夹给儿子,看着儿子吃比自己吃还香.有时,儿子对我的疼 ……此处隐藏3026个字……明。乡亲们通常所用来驱赶黑暗的煤油灯有三种。一种被称作“马灯”:用铁制成,中间有一个圆玻璃罩,下部是盛油的底座,上部为透气孔。圆罩里有一个可自由调节火光大小的火芯。乡亲们可以提着它到外面行走,不会被风吹灭。第二种称作“台灯”,比马灯简单,亮度也不如马灯,只是一个高玻璃底座上罩着一个薄薄的如葫芦般的玻璃灯罩,灯罩里是可自由调节火光大小的火芯。这种灯一般只有村干部或文化人才用得着,如村支书、村主任以及民办教师之类。我家所用的煤油灯最简单,不仅比台灯矮小,而且火光也小,并且火芯裸露在外面,没有玻璃罩子罩着。父亲说,有这样的亮度就够了,“你们想想,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可以节省不少的煤油呢!”
冬季的夜是寒冷而漫长的。我家的屋后是一座立满青松的山头,不时传来呼啸的北风刮过松林的“沙、沙”声;屋旁的小溪,在此时水也大了起来,“哗、哗、哗”地一夜响个不停,在寂静的山村里特别清晰入耳。我们与父亲围坐在桌前,桌下是畏畏缩缩的炭火,桌面上摆着一盏布满油渍的煤油灯,豆大的柔弱火光在昏黄中颤栗着,好像也怕冷一般。农村本来生活单调,在这夜灯瞎火的冬之夜,更是无甚活动可搞。我们吃完晚饭后便在一起闲聊,以此来打发这漫漫长夜。
这时,父亲通常会点燃一支“喇叭”状的纸烟或廉价的香烟,“叭嗒、叭嗒”地吸着,烟雾与昏黄便在他布满皱纹的脸上嬉戏。这时的父亲,也不过四十来岁的年纪,但白发已早早地从青丝里钻了出来。但是此时的他,会露出平日里难见的轻松或微笑。不过,父亲与我们的闲聊,绝少会说一些无谓的笑话与闲话,他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话题引入以他所要说的领域。如今细细归纳,当年父亲对我们的言传身教居然是全面的,几乎包括了文、史、哲等多门学问。
为人处世,是父亲常说常新的一个话题,他经历过的时代多,阅历丰富,又喜欢与村人交往,很多人情世故,他随口都能说出一大把。而我们对这些又颇有兴致,不仅易听易懂,而且都是真人真事,觉得生动有趣。其时,他正好手上有一本发黄的线装书,书名曰:《增广贤文》。此书已严重磨损,黄纸已发毛,字为毛笔竖写并多繁体,不知是那朝那代遗传下来的手抄本了。父亲原本只有小学四年级的学历,再加上《增广贤文》的微言大义与字多为繁体,父亲在给我们解读时便会出现几多的误解。如“相识满天下,知心能几人?”父亲的解读是:“天上的‘相子’(我们方言管星星叫相子)整个天上都是,但知心的人又有几个呢?”此时,我读小学,哥哥已读初中,对父亲的一些常识性的误解已能分别,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是笑而不言,因为我们觉得父亲的误解也很有意思,很能结合实际,似乎比书上的本意还来得有趣味。父亲总是能够瞧根据他的思想观念以及处世为人的准则来赋予《增广贤文》新的“内涵”,真是活学活用,与时俱进呀!所以,父亲对《增广贤文》内容的误读,我们却能够熟记于心,至今也还记忆犹新,而学校里的老师所讲过的许多冠冕堂皇的道理,我早已忘到九宵云外去了。
然而,如果是父亲当天刚刚做完小买卖回来的晚上,便没有了这般轻松而有趣的闲聊了。这样的晚上,见到的只是煤油灯下父亲认真、严谨甚至忧虑而眉头紧皱的面孔了。父亲为了全家的生计与我们兄弟的学习等费用,一年到头奔波忙碌。这寒冬里,本已是农民的“冬眠”季节,可当很多的乡亲们都是在温暖的被窝酣睡或在暖洋洋的炭火前拉家常、打扑克之时,父亲却已在东方尚未露白之际,冒着寒风冷雨或纷飞的大雪上路了,他要赶到二十几里开外的集市上去买一担鸭蛋并在天黑时分赶回来。中午连两毛钱的米粉都舍不得吃,可这一路上他要走过多少泥泞、爬过多少山坡呀!在当夜的梦乡里,我多次听到父亲止不住的咳嗽声。第二天,父亲又是天色未白赶紧上路,将买进的鸭蛋挑到十来里远的集市上出售。如果在路上,一步没迈稳,摔倒在地,不仅劳动白费,而且血本无归。现在想想,当年在泥巴巴路上担着一百多斤重物、气喘吁吁的父亲,还得承受多大的心理压力?!
售完鸭蛋回来,通常已是夜幕深沉了,这时父亲也顾不上吃饭,甚至顾不上擦掉土布衣裤上溅满的泥水,就一头钻到煤油灯下,清点起当天的帐目来。这样的时候,父亲的脸是腊黄腊黄的,没有一丝血色,这是整天的饥寒交迫在他脸上留下的杰作;父亲眉头紧皱,深深的皱纹里填满了担忧与紧张。我们都很“识趣”,知道这时的父亲是不能打扰的,只是远远的看着。只见父亲从衣服的里三层掏出一把钱来,各种面额的都有。他用控制不住的颤动的手先将一张张纸币按面额分开:五十元的放一叠,然后是十元的放一叠,再是五元、二元……直到五分的。分好之后,父亲先将此次买卖的本钱拿出来,再数剩下的钱。有时剩下的钱太少,父亲会连声叹息;有时发觉数目不对,父亲便会一遍又一遍的清点,直到满意为止。但只要没有亏本,父亲在清点完之后,还是会露出几许笑容,尽管笑容里充满了无奈与叹息。
家里的吃喝拉撒已够父亲费尽心血了,可他管起公家的“闲事”来却还是奔走得脚板朝天;父亲一生与做官无缘,但他却干了几十年当官的活计。他的职务虽则没有名称,但“权力”却比组长大,比村长小,相当于农村六七十年代的“大队长”或者旧社会的“维持会长”吧。他管的是全湾(我们管聚居在一起的村宅为湾,一个湾通常有几个村民小组)的公共事务与钱物。湾里的邻里纷争、集体活动的组织、湾里统一事务的安排、公共山头树木的处置以及其他公共财物等,无不在父亲管辖的“职权”范围之内。有时,一些棘手问题村干部无能为力,可只要父亲一到场,凭他不紧不慢与入情入理的一番话,问题往往很快得到化解,令村干部连呼“怪事!”父亲握在手里的“王牌”是道义、信用、公正、公平与人格的力量,当然,也有说话的方式与技巧。他干的这差事其实只有义务而无权利,如果说有点儿权利的话,那就是操劳一年下来,有几块钱象征性的工资。“家族们都一致推选我管事,我能好意思推脱吗?”面对家人的不理解,父亲语重心长地说。于是,在煤油灯下,又出现了父亲另外的情状。
农村人开会一般都在晚上,因为只有这时才能把相关人员等齐到场。湾里经常为了一些公共事务,几个说话有“分量”的人便会齐聚我家,共商“湾事”。这时,煤油灯下的父亲总是乐呵呵的,来者都是客,不乐呵呵怕别人认为你不乐意而误会呢!但父亲这个“维持会长”又绝不会做无原则的“好人先生”,对于他认为正确的原则性的意见,便会顽固的坚持,甚至一度与人争得面红耳赤,“你这样做了,其他人怎么办呀!还有很多家里困难的人,都不管他们死活了吗?”父亲睁大了疲惫的眼睛,朝与他意见相佐的人大声嚷道。飞溅的唾沫与粗壮的话音使微弱的煤油灯火剧烈地摆动着。
父亲手里管着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钱物由父亲保管,一些不识真相的人常常会无端地猜疑,“谁会不要钱呐,人不要钱鬼也怕!”村里的三麻子就在我面前故意这样说过。但我最清楚父亲是不是真的要了公家的钱。我记得父亲每次处理完公事回来,如果有开支与入帐,他一定又是一个人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清算起他的帐目来。他不仅把公家的数记得清清楚楚,还将公家的钱用报纸包扎起来,特意放在一个抽屉里,避免与自家的钱相混合。似乎在钱本身,公家的与自家的也是不相同的。
刺眼的电灯光线将我从遥远的煤油灯下拉了回来,父亲微笑的或紧皱眉头的面容消失了。我突然感觉有两道滚烫的液体在脸上滑落,一摸,尽是泪水。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