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节日日记 > 春节日记

春节日记

时间:2024-11-25 16:50:57
【推荐】春节日记模板锦集7篇

【推荐】春节日记模板锦集7篇

一天就要结束了,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想,让我们今天做个总结,写一篇日记吧。但是却发现不知道该写些什么,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春节日记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节日记 篇1

扫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然后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新春的欢乐气氛。贴春联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完美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然后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贴窗花和倒贴“福”字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年画春节挂贴年画在城乡也很普遍,浓黑重彩的年画给千家万户平添了许多兴旺欢乐的喜庆气氛。年画是我国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反映了人民朴素的风俗和信仰,寄托着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之俗由来已久。最早记载见于西晋周处的《风土志》:除夕之夜,各相与赠送,称为“馈岁”;酒食相邀,称为“别岁”;长幼聚饮,祝颂完备,称为“分岁”;大家终夜不眠,以待天明,称曰“守岁”。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

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然后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蒸年糕,年糕因为谐音“年高”,再加上有着变化多端的口味,几乎成了家家必备的应景食品。年糕的式样有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着黄金、白银,寄寓新年发财的意思。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离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远千里万里赶回家来,全家人要围坐在一齐包饺子过年。

春节日记 篇2

同学们你们知道“打树花”的风俗吗?如果还不太了解,那就由我为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吧。

“破五”这一天我们全家驱车二百多公里来到了位于河北省蔚县的暖泉镇。这座古老的小村镇有一个传承了几百年的过年风俗——打树花。当天晚上我们全家欣赏了树花传人王师傅的精彩表演。

王师傅头戴一个大草帽,身穿羊皮袄,上上下下都裹得严严实实的。手里拿着一个做工精细的柳木勺。树花的主角就是被熊熊大火烧成1600度的滚烫滚烫的铁水。只见王师傅用柳木勺舀起一勺铁水迅速地向冰冷的城墙高高抛去。炽热的铁水瞬间遇冷在夜空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就像一条条闪光的枝杈,马上又变成了成千上万朵灿烂美妙的礼花,落到地上时还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整个场面非常壮观。我看得目瞪口呆,又惊讶又兴奋,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全国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这么神奇的树花表演,在这里过大年,真是与众不同啊!希望听完我的介绍,大家能来暖泉镇一睹这个传承了几百年的古老风俗。

春节日记 篇3

春节到,福气到,开开心心过春节。马年到,马到成功,好事多多。

过年了,我又有活干了。一个是贴春联,一个是去拜年。

一大早,我就和爸爸贴春联,爸爸说:我把春联放到门上,你看高度合不合适,不合适就跟我说一声。于是他把春联放在门上面。说:行不?我说:高了,低点····,最后我生气了,用手按在一个地方说:照着这个贴。平时都是爸爸指挥我,今天我也发了一次威,真是扬眉吐气了。

该忙的忙,该享受的也要享受啊。

春节后的第一天,我就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给亲戚朋友们拜年,说一些祝福的话,长辈们就给我红包。我偷偷的数了数,收获还不少呢。

春节里开心的事还多着呢,好吃的,好玩的·····,在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一年之计在于春,我要好好学习了,祝大家新年快乐!

春节日记 篇4

我的家乡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最有趣的就是春节。

按照家乡的习俗,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腊月二十三被家乡人称为小年,这天,人们就开始打扫卫生,把房间的里里外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杀羊杀猪用来祭灶。从这天起,人们就开始办年货了:买对联、买糖果……有些人家还要z..h.a油果子。到了除夕就更热闹了,家家都在包饺子,到处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门上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都要赶回家团员。到了晚上,鞭炮声彻夜不绝,人们还要看春节联欢晚会,吃年夜饭。

从大年初一到初十,是人们走亲访友的好日子。人们都要相互拜年,祝福亲朋好友来年快乐平安。家里来了客人,大人们都要拿出好吃的东西来接待客人,小孩子们也很开心,因为他们可以收到压岁钱。

到了元宵节的时候,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鱼灯、有福娃灯、有火箭灯……。人们都从四面八方来涌来,围到广场上看烟花,各种各样的烟花将夜空装扮的更加绚丽多彩。

过了正月十六,春节就结束了,人们又开始了忙碌的生活。

春节日记 篇5

寒假又到了,春节又来了!过春节嘛,总是有非常多习俗。放鞭炮就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春节习俗。

“春节到,放鞭炮,吓跑恶鬼与妖怪!春节……”弟弟边说着自己编的顺口溜,边放鞭炮。看着弟弟放鞭炮,我心中升起一个疑问:“为什么过春节要放鞭炮呢?”于是,我去问知识渊博的爷爷。

爷爷告诉我:“鞭炮是中国的特产,也称‘炮仗’、‘爆竹’。它的起源非常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春节放鞭炮的原因是要把出没的野兽吓跑,驱魔驱邪,喜迎春节,它还表示平平安安,欢欢喜喜。”“噢,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谢谢爷爷,我明白了。”

听完爷爷的解释,我对鞭炮来了兴趣,想放一放鞭炮。

我拿出一个长长的烟花,来到院子里。我扣动打火机,一束蓝色的火苗从打火机里冒了出来。随着“咝咝”的响声,一簇闪闪的火花从顶端喷了出来。我尽情地挥舞着,跳着自己认为非常优美的舞动,在夜空中画出各种图案。

我还不尽兴,又拿了一个大大的礼炮,准备点燃。但看到它庞大的`体积,我又犹豫不决。这时,妈妈看透了我的心思:“不要怕,只要勇敢、自信,你就能成功!”听了妈妈的鼓励,我鼓起勇气,点燃了导火线。就在我飞速跑开的同时,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响了起来。“噼!啪!”一朵朵美丽的“花儿”从礼炮中喷薄而出,顿时点亮了夜空。“砰!”又一颗小火球蹦了出来,“哗!”就像一朵巨大的玫瑰花瞬间开放,绚丽至极……夜空中,各种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花朵”争奇斗艳,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五颜六色的烟花,不仅绽放出来美丽,绽放出了悠久的历史文化,还绽放出了我的勇气与信心!

春节日记 篇6

购物热潮:

快过年了,大家走街串巷,忙着办年货。

街上货物琳琅满目,购物者是多之又多,你看,一些女士们正在商店选购“新年礼服”呢,周围围着一群可爱的“小天使”,笑嘻嘻地吵着闹着要买新衣服、新玩具。这些妈妈被吵得没办法,只好放下手中已看好的衣物,先带“宝贝们”一阵狂购后,再来为自己添置。

“对不起,不好意思,把你的衣服弄脏了。”这时突然传来一句道歉。怎么回事?原来一位大伯刚买完鱼出来,不小心将正在购买年画的几位小姑娘的衣服弄脏了。“没关系!”小姑娘笑嘻嘻地拿着刚选好的年画又走进了另一家商店。这位大伯也笑哈哈地走了。

“哈哈哈……”那边又传来了一阵阵笑声……

除夕之夜:

“嗤,嗤,嗤——”的几声,天空盛开了几朵鲜花,五彩缤纷,原来是几位小朋友在放烟花。又是几声清脆的爆裂声,漆黑的天空顿时变得一片通明,原本墨一般黑的屋脊,此时如同被明亮的彩灯照耀得清晰可见,远处的群山也依稀可辨。随着鲜花的盛开,顿时传来一阵惊喜的欢呼声。小河之畔,时而隐现一张张仰望天空的笑脸。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漫延。

一家人围着大圆桌,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看着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走亲访友:

“恭喜发财!”一阵阵问候传入耳中,原来是路上走亲访友的熟人互致问候。而伙伴们则是跑东家串西家,“跟你拜个年!”手中的钞票也多了起来,甚至手中还会赚得一大把香烟。而这大多是送给自己的老爸,有时也会试着抽一下,可咳嗽几声只好把它扔掉了。小姑娘们则在一起咬着嘴皮子悄声细语地说着什么。大人们在一起谈谈家常,老人们则在儿女们的陪伴下观看着TV节目,精彩的节目时而惹得老人们会心地笑个不停。

过新年,喜洋洋,家庭大团圆,每个人都春风满面,每个人都嘴角流油……

春节日记 篇7

在我国的传统节日里面,我最喜欢的就是热闹的春节。

春节是怎么来的呢?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年”的怪物,它经常在冬天欺负住在山里的人们,有一些人想把它除掉,也有一些人想把它赶走。有一天,“年”又来了,许多人家里都遇到袭击,只有几户挂着红窗帘,门外生着火堆或敲敲打打的人家没有受到伤害。当“年”再来的时候,人们用这三样东西把这个大怪物赶走了,从此都不敢来伤害人们了。以后代代相传,便形成了过年热闹的习俗。

春节期间,奶奶还会做一些年糕、汤圆、饺子之类的,我问奶奶为什么要吃这些呀?奶奶笑着说:“吃年糕代表一年会比一年高,吃汤圆代表全家团团圆圆,吃饺子的话你的耳朵不会被冻烂的。”我说:“那三样我都要吃。”

在春节,另一个让我开心的事情就是拿压岁钱了。每年去给家里亲戚拜年,小嘴儿一张“恭喜发财,新年快乐!”长辈都会给我一个大红包,让我可兴奋了。

我喜欢过年,过年真好!

《【推荐】春节日记模板锦集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